8月9日-10日,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武汉理工大学举行。北部湾大学机船学院学子荣获该全国赛事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竞赛是全国船海领域技术水平最高、参赛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学生赛事。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365家院校所的3097支参赛队伍参赛,经过区域赛评审及推荐,共1654支参赛队伍晋级国赛。
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作为赛事校内组织单位,承担了校内项目的全程培育与选拔工作,并将承办2026年华南区域赛。学院始终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宗旨,依托广西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广西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现代产业学院以及广西海洋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持续挖掘优秀项目、营造科创氛围,引导学生瞄准区域战略需求攻坚关键技术。此次佳绩印证了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输送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等奖作品展示
1. 北部湾大学福建舰一号
参赛成员:蒙佳宇 廖增海 陆德锋 李诗 莫恭满
指导教师:符妃 黎欣
作品简介:作品主体由木板和木条等环保材料构成,模拟了福建舰真实航行船体机构和各种细致的航海动态,包括舰体结构和舰载设备。同时,我们还设计了多个动态展示内容,包括先进的舰载机升降系统,电磁弹射等。充分展现了福建舰属003型航空母舰在真实海洋中的振奋感和生命力。该模型和展示内容具有高度的可视化和互动性,希望能够通过这个作品向更多人展示海洋航海的魅力和挑战。
2. 北部湾大学长江荣耀号
参赛成员:张锡程 黄倩 陈树豪 乐为超 秦红燕
指导老师:何朋朋 张兆德
作品简介:模型外观完美还原“江豚逐浪”的仿生设计,流畅灵动的线条勾勒出船体在江面上破浪前行的动感姿态,每一处弧度都精准呼应着原型的优雅与力量。四层构造层次分明,各楼层的功能分区与布局特点清晰可辨,让人能快速感知这艘游船的空间结构与多元使用场景。 尤为精妙的是,模型生动呈现了诸多动态细节:螺旋桨随机械传动平稳转动,模拟出航行动力;灯光系统可随场景切换明暗,还原昼夜航行的光影变化;舵机灵活转向,展现游船操控的精准;锚链则能通过细微机械结构实现收放动作,将真实船舶的运作逻辑微缩呈现。
这些动态设计让模型不仅是静态的复刻,更成为展现船舶机械原理与工艺巧思的生动载体。 作为武汉文旅新名片的微缩版本,它既诠释了长江荣耀号的文化内涵,也以精巧的细节彰显着工业与艺术的融合之美,是收藏、纪念及了解武汉水上文化的珍贵之选。
3. 北部湾大学船模竞速——海速狂飙
参赛队员:陈丽婷 梁丽春 郭业奇 黄瑞 杨鸿
指导老师:何朋朋 胡泽坤
作品简介:作品由指导老师以及学生共同设计船体型线,整船搭配自主设计的动力马达以及特制螺旋桨而成,在比赛规则下做到直线航行完成比赛并创下华南区域赛以来最快最好成绩。
二等奖作品展示
1. BBGU—关关过
参赛成员:李俊 徐正华 韩飘琪 韦宝彬 陈立东
指导老师:蒙占彬 杜东升
作品简介:①船体经 CAD 画图、RDWorksV8 切割软件导入激光切割机切出主体船身并且将零件搭建好,形成基本骨架;②将2×2mm木条逐根按照骨架轮廓粘贴,粘贴完成后,用打磨机将其打磨光滑;③用防水漆料涂抹3层,其中外层防水胶需至少刷5遍直至不漏水为止;④用CAD自主设计上层建筑并使用RDWorksV8 切割软件导入激光切割机切出并搭建;⑤、炮塔结构经UG建模、3D打印制作出炮塔主要部件通过拼接、粘胶等多种方式搭建完成⑥装上激光瞄准装置以及摄像头,在船尾安装好马达、螺旋桨。⑦对船体及上层建筑进行喷漆处理。
2. BBGU—虎头鲸
参赛成员:韦宝彬 黎俊余 莫钧山 杨经杰 李安松
指导老师:韩翔希 任地
作品简介:双体船耐波性极好,行驶时船身较为稳定,不易颠簸,吃水少,适航性好,简单来说就是稳性好,适合高速航行。甲板面积大,操作性能好。甲板空间大,电路布置仓空间充裕,电子元件方便布置,由于船体上的电路元器件较多,所以双体船这一特点极好的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空间。众所周知,双体船自重高,一旦受到风波影响,双体船左右两个船 体受到的浮力肯定会不一样,为解决这一情况,我们在制作过程中优先选用质量适中的 3mm 木板进行龙骨的切割拼接,充分考虑到船体的稳性以及水密性问题,在船体中增加稳性浮块,3层漆料水密处理,采用转速相同的马达进行传动,把水快速推向船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获得巨大的向前推进力(反作用力),由于我们所制作的船体较长,在行驶时兴波阻力较小,甲板平面较宽亦较为稳定,所以用以模拟火力对抗中打弹项目极为合适。
3. BBGU—破浪者
参赛成员:邓昱彬 袁子森 陈立东 蔡业旺 王利豪
指导老师:邓军林 夏义江
项目简介:本系统由两节五号南孚电池作为基本能量源,超级电容组作为储能单元,无刷电机搭配相应的传动轴系组成推进装置。船模主体设计为高速三体滑行艇结构,能在高速运行时与水面形成负压,可减小船体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阻力。同时为减弱桨叶因高速旋转导致空泡现象,损失动力,特采用双叶半浸螺旋桨。
4. BBGU—擎浪
参赛成员:邓起鑫 陈逸俊 王利豪 陈玉海 廖惟旭
指导老师:符妃 胡泽坤
作品简介:作品由指导老师以及学生共同设计船体型线,整船搭配自主设计的动力马达以及特制螺旋桨而成,在比赛规则下做到最短时间内直线航行完成比赛。
5. BBGU—刃海
参赛队员:黄庆 王种亮 覃坤锐 阮学森 容明立
指导老师:蒙占彬 周晓波
项目简介:作品由指导老师以及学生共同设计船体型线,整船搭配自主设计的动力马达以及特制螺旋桨而成,在比赛规则下做到最短时间内直线航行完成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