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概况

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概况



一、学院基本情况

2015年5月11日,学校将原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自动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专业与海运学院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合并组建成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2018年,该学院与工程训练中心合署办公,组建成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目前该学院的专业群由自动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海洋工程与技术等6个专业组成。

二、专业设置情况

自动化 本科该专业开办于2008年,主要通过课程实训、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就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综合技能培训等应用能力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有关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制造系统自动化、自动化仪表和设备机器人控制、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工作。

机械工程 本科该专业开办于2010年,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装模具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数控技术应用、工业自动生产维护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车辆工程 本科该专业开办于2013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汽车、拖拉机设计与制造、军用车辆设计与制造、机车车辆设计与制造、工程车辆设计与制造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从事汽车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有关公司企业、研究设计院所、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车辆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加工、性能检测、试验分析、教学、管理、营销等工作。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本科该专业开办于2015年,本着立足北部湾,服务广西、辐射东南亚,以北部湾地区打造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千亿元产业为契机,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发展为导向,以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为特色,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高水平船舶与海洋工程应用型人才。核心课程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等。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海洋石油单位、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该专业开办于2016年,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以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港口机械”的发展提供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机械产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装模具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数控技术应用、工业自动生产维护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政府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

海洋工程与技术 本科该专业开办于2021年,核心课程为海洋工程环境载荷、海洋资源与开发技术、海洋工程材料与腐蚀、海洋平台设计与建造、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平台设计与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海洋工程结构与制图等。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海洋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单位、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等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海洋石油公司、船舶贸易与经营、海上保险与海上仲裁等单位工作,从事海洋工程设计、建造、研究、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

三、学科建设情况

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自成立以来,在学科定位、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等方面不断开拓,现有机械、车辆工程、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工程训练中心、留学生等7教研室,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工程、工程训练中心等3个实验中心。

2010年,该学院《工程制图》课程被评为广西区本科教学精品课程;2013年,机械工程专业获批建设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广西重点培育学科;2015年,依托机械工程专业获批建设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地包含“临海机械与装备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室、临海机械与装备制造及其自动化研究室、临海机械与装备测试及故障诊断研究室”;2017年,机械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获得广西自治区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2019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该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2015年确定为广西重点学科、广西高校特色专业;2018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同年8月获批广西一流学科(培育);2019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成为广西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同年学校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成功获批广西2021-2025年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在专业平台建设方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船舶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钦州市重点实验室“船舶先进设计制造实验室”,并与中船集团第十一研究所共建“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钦州基地”。2022年,北部湾大学“广西高校北部湾近海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52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此实验室主要依托该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B类)、钦州市船舶先进设计制造重点实验室等平台组建。

近三年来,该学院已建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室、液压实验室、机械原理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室等五个实验室,并完善了制图实验室;建成汽车整车实训室和汽车电子设备与电子控制系统实训室;建成铸造实训室、船舶结构实验室、船舶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实验室;建成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和检测技术及传感器实验室;投入300多万元建卧式循环水槽实验室,成为全国高校最大的较为完善的卧式循环水槽实验室,为学科专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四、师资情况

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7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4人、研究员1人、正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8,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1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职工4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4人。另有外聘专家7人、企业导师10人。

五、科研情况

近三年来,该学院以“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海洋强区”等重大战略及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船舶造修数字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深海油气开发、海上风电装备设计制造等领域方向展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承担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等省部级课题23项,承接各类市厅级和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等高质量学术论文82篇,取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授权33项;研究成果在广西区内外20多家企业实施应用,产生经济效益约1.73亿元,先后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学院荣获2020年度北部湾大学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船海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团队荣获2020年度北部湾大学科研工作先进团队。

六、学生工作情况

该学院重视学生的组织管理,下设五个学生党支部、院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学工人员定期走访学生宿舍,深入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精准帮扶困难对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安全教育等课程、经常性的组织学生召开德育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演讲比赛、辩论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迎五四系列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校田径运动会、趣味心理运动会等活动,为学院学子提供了主富精彩的课余活动,充实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和文体素质。近五年来,该学院每年最终就业率均达90%以上,获北部湾大学就业创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4次,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已经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

七、办学特色

多年来,该学院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生在与发展之本,坚持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起抓、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促讲、学术活动与文化活动紧密联系的育人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是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学院围绕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构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体系。近五年来,学生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6项、国家级二等奖59项、国家级三等奖45项,获省级一等奖72项、省级二等奖137项、省级三等奖138项。

二是产学研合作的专业人才培养思路。该学院拥有中船广西船舶及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钦州绿传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银翼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奥佳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校外实践基地。学院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任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企业安排工程技术人员兼任学生的课程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工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是在国际化办学方面。该学院2017年首次开展机械工程专业留学生培养;2019年成立留学生教研室,在学院各专业国内生课程教学中每学期增设一定数量课程的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学院大力引进国(境)外优秀人才、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现有各专业老师的英文授课能力,大力推进外语教学和双语课程建设。2019年,学院获得北部湾大学国际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