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陈华伟教授作题为《智能果蔬采摘技术》的学术报告

作者:蒙宁佳、鲁娟、胡上英编辑:欧梦茵点击数:时间:2024-10-23
A A A

2024年10月22日下午15时,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邀请了贵州师范大学陈华伟教授在8A-408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智能果蔬采摘技术”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鲁娟教授主持,学院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陈华伟教授带来了他在智能采摘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深刻见解,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和探讨该领域前沿技术的平台。

陈华伟教授,作为机电工程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丰富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经验。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多个方面,这为他在智能果蔬采摘技术的研究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报告中,陈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果蔬采收的现状,指出了生产技术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果农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和生产环境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陈教授提出了智能化采摘技术的概念。该类技术融合了机械、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计算机和农业生物等多种学科,涉及机械结构、视觉图像处理、机器人学、传感器和控制技术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技术的结合,可以研制出能够进行选择性采收的智能采摘设备,从而提高果蔬采摘的效率和准确性。

报告中,陈教授特别强调了机器视觉、图像识别和机械臂运动规划等关键技术的重要性。这些技术是实现智能采摘的基础,它们能够使采摘设备识别出成熟和未成熟的果蔬,并精确地进行采摘。陈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结合理论和实际应用,为同学们展示了这些技术在智能采摘中的应用。陈教授还提到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能采摘设备研制中的作用。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采摘的自动化水平,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优化采摘策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在报告的最后,陈教授展望了智能果蔬采摘技术的未来。他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智能采摘设备将逐渐普及,从而彻底改变果蔬采摘的生产方式。这不仅能够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还能够提高果蔬的质量和产量,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陈华伟教授的报告为与会师生展示了智能果蔬采摘技术的重要性和潜力。通过跨学科的合作和技术的创新,有望实现果蔬采摘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将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果蔬采摘技术将为农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开辟新的道路。

学术报告会现场

关闭